攝影是一種追求美學的意念,而ZenFone Zoom是能為你實現理想的最佳夥伴。攝影師馬賽Kyo帶著ZenFone Zoom到阿拉斯加零下30度的極境裡,見證了極光美麗的瞬間,帶回來一張又一張的驚艷照片與我們分享。如果你對極地美景充滿奇想,一起和馬賽Kyo來場深度旅行,透過ZenFone Zoom來「看清」這世界吧!
攝影是你的職業嗎?
我主要的工作是偏向廣告領域。攝影對我而言,是個平衡生活的調劑,透過旅行與攝影來消弭工作壓力或是生活瑣事所帶來的疲憊感,並從中獲得最大的休息與沉澱。
除了攝影師,你還擁有平面設計師、插畫家、極地旅行圖文作家、國際設計競賽評審、數位創作講師等多重身份,具備這樣多元的專長對你的攝影之路有什麼影響?
我所接觸的繪畫、雕塑、設計、攝影以及許多和美學相關的事情,都是在傳遞思想與美感。所以當你問我「這麼多的身份你會不會混淆啊?」的時候,我認為不論是在繪畫、設計、廣告等這類具美學性與創造性的創作,其實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,都是創作者在傳遞個人的思想與美感,只是透過不同的媒介方式來表達!
你在《拍我眼中的世界》中提到,十年前,攝影對你而言僅是一種壓力,因為只要拿起相機,就會讓你聯想到學生時代那段不愉快的攝影學習經驗,但現在攝影對你來說卻是件極其幸福的事。所以這中間出現什麼轉變讓你對攝影改觀?甚至是展開了「記錄地球」的想法與決心呢?
我高中讀復興美工,那段時期不論是水彩、素描、油畫、雕塑、粉彩等所有你想得到創作課程,我們都要學,我也都樂在其中,唯獨對攝影課感到恐懼,每到了攝影課就翹課,到繳交作業時再和同學要幾張作品擋一下(笑)。但在學習的當下你並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抗拒攝影,到後來才發現,似乎是因為老師填鴨式的教法讓學生不斷地去死背光圈大小、測光數值、器材名稱等,讓我還未感受到攝影的快樂之前,就因為這些複雜的知識而退避三舍!
直到開始工作後去了西班牙,在拉曼查地區(La Mancha)看到著名的白色風車,我就直接使用P模式(全自動)上陣,透過螢幕就覺得自己把眼前的美景拍得有模有樣嘛!我才驚覺原來「拍下自己想要的一個畫面」是如此簡單,沒想到當初只是因為想把畫面留下來的單純念頭,把我拉回到攝影世界。
剛開始,你會被眼前的文明景象所感動,但幾乎踏遍歐洲各地後,就會發現那裡不外乎是巴洛克或哥德式,像把巴黎聖母院、米蘭多摩大教堂或是羅馬的某棟建築物的照片放在一起,因為風格很雷同,不時會錯亂混淆,所以當拍久了這類充滿文化的景物,會感到乏膩,漸漸地產生視覺疲勞。於是我就想,世界之大,除了這些高文明的地方我還能去哪呢?話說當年我正在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的在職班,因為世界性的設計組織在古巴開會,教授問我們是否有興趣參加,就在這樣的機緣下踏上了古巴這個國人較陌生的國度。那裡,是多麼令人陶醉,沒有城市的喧囂,只有動人的色彩光影與自然文化的衝擊,於是在那之後的旅行,我就開始往所謂的第三世界去探險,走向地球最純粹的原始地方,「記錄地球」便成為我追尋人生意義的方式。
你似乎對一些人跡罕至的異地,像是南北極、撒哈拉沙漠、肯亞、約旦等興味盎然,請問這些地方對你有什麼吸引力呢?而在六年內,你更是近十次造訪阿拉斯加,然後一待就是好幾個星期,為何對阿拉斯加情有獨鍾?阿拉斯加的極光有著什麼樣的魅力讓你如此著迷呢?
也許我有社會不適應症也說不定(笑),我喜歡造訪背離人群的地域,這樣才能紓解在都市工作所累積的文明病,太過文明的地方實在對我沒有吸引力。當你看到地球最初樣貌,那些物種沒有被迫害,自然地遨遊在你眼前時,就會覺得眼前所有的一舉一動、一草一木都是有意義的,一切是那麼地真實又不真實。
至於為何獨鍾阿拉斯加?絕大部分原因就是極光。因為我不傾向北歐的居住與旅行方式,像在冰島必須開車環島,在那過程中你自然無法全心享受旅行,得不斷趕場到下個景點,但在阿拉斯加就像是換個工作室而已,那裡有層次豐富的自然生態,再加上居住生活的便利性足夠,讓我在工作與旅行之間沒有界線,達到極佳的平衡狀態。在那裡,我可以專心工作、自己煮飯、興致一來拿了相機就直接往雪地裡探險、仰望極光,最後在讚嘆中按下快門,我從極境裡獲得了文明社會裡沒有的超脫自在與寧靜無擾,卻又可以進行在文明社會裡的繁雜工作,總之,阿拉斯加就是有「家」的味道。
前陣子你的阿拉斯加之旅難得多了家人陪伴,這真的是一般家庭無法做到的,甚至年僅5歲的外甥女NANA 也跟著你踏上極地冒險,在那趟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是?聽說極光在你們等待了十多天後終於出現,不過相信你也萬萬沒想到能夠藉由ZenFone Zoom 在零下30度的阿拉斯加見證極光美麗的瞬間吧!到現在還是有許多讀者無法相信單靠手機真的能清楚拍到極光,可以與我們分享這次的拍攝過程嗎?
我一直很希望有機會能促成阿拉斯加的家庭旅行,雖然知道帶家人到極地旅行的考驗很多,因為你必須同時顧及5歲小孩到70多歲的老人家對於食衣住行與氣候適應的狀況,最關鍵的就是,極光是否願意大方露臉。
那趟旅行什麼都好,就是極光遲遲不出現,真的是快要鬧家庭革命了(笑)!說真的,費爾班克斯(Fairbanks)是被喻為是地球上最適合邂逅極光的地方,每年看到極光的頻率是全世界最高的,沒想到居然讓我們一家大小等了十多天還是沒盼到極光現身,若是一般朋友還無妨,大家都能體諒極光的不確定性,但對象是家人的時候,面對他們那種失落的眼神實在難受,5天、7天一直到第10天,我在想若是真的沒看到極光那還得了,尤其是我爸早在出發前就已經和鄰居宣傳他要去看極光了,這樣回去是要怎樣和左鄰右舍交代啊!所以我看了極光預報後,就和我妹商討一定要再多延2天,所幸極光還是很眷顧我們,多留下來的那2天,極光整個大爆發,第一次看到極光的家人們都非常興奮,甚至還想要跟我再去,家庭關係也變得更和諧美滿了(笑)。
其實當初的計畫並不是要用Zoom拍極光,主要是拍一些阿拉斯加的冰雪風景,但在看到Zoom的規格後,我的眼睛立刻發亮,尤其是內建手動ISO(目前最新已升級至ISO 3200)與支援長達32秒的長時間曝光效果,那連極光都可以清晰捕捉了呀!所以我知道那次帶著Zoom的拍攝重點不是在白天的雪景,而是在夜晚的極光,也還好有多留那2天用Zoom拍到極光,才不會口說無憑。
你平常主要使用的攝影器材與配備為何?使用了光學變焦相機與手機結合的ZenFone Zoom後,為你的攝影體驗帶來了哪些改變?與其他智慧型手機的拍照功能相比,你認為ZenFone Zoom的優勢為何?理由是?
平常如果在城市,我大部分只用手機抓拍,除了能嘗試不同的角度拍攝也不會受限於器材的笨重感;旅行的話,我就會帶一個相機與手機隨身拍。
用iPhone就知道在夜間拍攝的成果差強人意,所以一到晚上很難用iPhone拍照,更別說是拍極光,畫面就只有一片黑,但有了Zoom後,尤其在夜間或是充滿速度感這類以往不太可能用手機拍攝的景象,我就會恣意地拿著Zoom到處拍,讓手機不再只受限於白天或是有光線的地方才可以拍出好照片,儼然成了全天候的隨身配備,瞬間改變我對手機的攝影習慣,也感謝Zoom讓我的旅行攝影人生更圓滿了!
Zoom的優勢在於配置了一般智慧型手機中很難看到的「光學變焦」,讓拍攝時輕鬆抓到畫面重點,呈現出最佳3倍光學變焦的影像品質外,沒想到在塞入了變焦鏡頭組的機身厚度更控制到全球最薄的水準,確實是台CP值很高的手機。
許多讀者也想跟你一樣使用手機就能拍出精彩照片,想請拍攝經驗豐富的你分享一下ZenFone Zoom在不同場景的拍攝技巧?無論是模式設定、構圖取景、後製處理等,需要分別注意的地方是什麼?
白天其實使用全自動或HDR模式就很夠了,善用HDR模式能調適在高對比情況下的結果,幫你找到最平衡的畫面;晚上使用的夜間模式、低光源模式或是手動模式拍攝星空、車軌或是極光等,其實關鍵不在於器材好壞,而是在於拍攝者在攝影時的穩定度,畢竟在夜間或是低光源模式時的快門自然會變慢,你可以利用腳架輔助,以避免因為晃動而破壞了照片效果。說真的,風景的美是其次,攝影真正的精華是拍攝者對於畫面的傳達能力,無形之中透過隨拍,每個人都在訓練一隻美感之眼,甚至是有預知的想像力,讓你在拍攝眼下的景象時,不自覺地期待下一刻會有一道光、一個人或是一個元素的出現來讓畫面更貼近你的理想構圖。
我本身是廣告出身,深知所謂的理想作品不可能一次拍完就OK,必須透過細膩的後製處理以達完美,攝影是一種自我創作的藝術表現,拍攝者亦即創作者,他是有義務去傳遞拍攝作品的情緒、氛圍與感染力,讓畫面說故事。
你覺得ZenFone Zoom還能強化或是增加什麼功能,以提供更佳的拍攝效果?
我期待往後能夠提升變焦倍數與畫質的細緻度,讓使用者在放大遠方景物拍攝特寫時更能保留所有細節;而調整顏色上,能提供更直覺與便利的介面操作,為使用手機拍攝增加運用彈性。
最後能否請你與對攝影有濃厚興趣、有志朝專業攝影發展的讀者勉勵幾句話嗎?
就是一直看一直拍。以前使用底片相機是多奢侈的事,現在全面數位化了,你可以不設限地盡情拍攝,並透過螢幕得到即時性的拍攝回饋。在這麼便利的攝影時代,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不去隨性拍,攝影的技巧無窮無盡,只要你不斷嘗試、學習、揣摩,每個角落都值得用你的「攝影之眼」細細品味慢慢挖掘。
最重要的是要打從心底享受拍攝的快樂,其實你拍什麼主題、用什麼等級的器材、人事時地物的佈局,本質上並無太大意義,美是眼睛所見,也是心中之念,只要從自身心境的感受為出發點,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揮灑你天馬行空的發想,就是攝影的重要精神。
全文請看本期數位狂潮雜誌。更多精采內容請看本期雜誌報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