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gitrend,Eee life,數位生活,文章,專欄,內文

馬修連恩攜手ASUS ProArt P16 以音樂譜寫生命圓滿樂章

從冰原到教堂,以科技捕捉自然,寫下創作旅程最難忘的一章

自詡是華碩鐵粉的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(Matthew Lien),1993年首次接觸華碩產品;1998年來台後便開始使用華碩筆電進行音樂創作。馬修連恩一直以來善於將自然萬物的聲音化作療癒旋律,並長年致力於推廣原住民文化,深受全球樂迷喜愛。此次,他帶著創作歷時7年的全新專輯《Full Circle》重返台灣,並體驗華碩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的ASUS ProArt P16 AI戶外創作筆電。作為華碩筆電的忠實用戶,馬修連恩對其穩定可靠的表現深感信賴,而ASUS ProArt P16也為他的創作旅程帶來全新的助力。

 

 

數位狂潮第87期 / 文:編輯部

 

全新專輯《Full Circle》:走入聲音的記憶之旅 打造獨一無二聽覺體驗

馬修連恩表示:「這次專輯名稱《Full Circle》有兩個含義,一個是環繞音效的沉浸感,另一個是我對自己音樂生涯的回顧。」專輯集結了馬修生命中種種快樂和悲傷的回憶,每段故事對他而言,既私密且珍貴,因此他傾注了全部心力,每一首曲目都琢磨無數次,才成為如今的模樣。這段過程就像是將隨情緒萌生的靈感透過時間淬鍊,逐步化為具體旋律,最終構築出一段首尾呼應、巧妙串聯的故事。

不同於傳統錄音方式,馬修連恩這次深入世界各地的洞穴、教堂、冰原等空間,並與當地音樂家共同創作。他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錄製這些空間中的自然殘響(reverb),並去除原音,取得該空間獨有的數位聲紋(acoustic fingerprint) 後,再與樂器聲疊合,創造出細膩、富含空間感的樂音。這種獨特的創作方式,不僅賦予音樂更深的意涵,也為聽眾帶來難以取代的臨場體驗。

 

馬修連恩新專輯深入世界各地的洞穴、教堂、冰原等空間,並與當地音樂家共同創作。

 

創作路上的夥伴:華碩筆電帶來的穩定、永續與理念共鳴

要完成這些高難度的錄音與後製工作,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。「如果因電腦不穩定導致自己的心血結晶付諸流水,那種痛就像失去孩子一樣,」馬修連恩直言,「所以我需要一台能陪我上山下海、面對各種極端環境的筆電,而華碩筆電就是這樣的夥伴。」

他回憶,有次在戶外錄音時不慎誤觸導致筆電關機,當他以為珍貴的錄音檔案付諸流水之際,沒想到筆電重啟後看到錄音檔完好無損,讓他對華碩筆電在資料保護方面大感放心。

作為一位環保音樂家,馬修對於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具有永續理念,也格外在意。「我希望我使用的每項器材,其背後的品牌都擁有環保意識。對我而言,這不只是一項選擇,而是我們作為地球一份子的責任。」華碩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,也積極關注科技對環境的影響,這也讓他感受到理念上的共鳴,進而選擇華碩作為創作工具。

 

馬修連恩1998年來台後便開始使用華碩筆電進行音樂創作。

 

ASUS ProArt P16:為創作者量身打造的理想夥伴

首次接觸ASUS ProArt P16,馬修連恩便被它簡潔俐落的外觀吸引。他說:「它的螢幕夠大,方便即 時剪輯;而且效能非常強大,外型簡約有質感,正巧在低調與高效能間達到完美平衡,滿足高行動力與專業創作者雙重需求,這對我們常在自然中工作的人來說非常重要。」

ASUS ProArt P16搭載AMD Ryzen™ AI 9 HX 370處理器與NVIDIA® GeForce RTX™ 50系列顯示卡,輕薄機身蘊藏卓越繪圖能力及強大AI算力,可幫助創作者加速音樂創作流程、影片剪輯流暢無比,提供最穩定的效能支援。透過ASUS ProArt P16內建的獨家AI靈感生成工具MuseTree,馬修笑說沒想到自己也能是個「畫家」:「我只畫了幾筆椅子和人的輪廓,MuseTree以強大的AI運算能力,將我隨筆畫出的構想具象化,這對我和團隊的初期創意討論特別有幫助。」

此外,ASUS ProArt P16的觸控螢幕與DialPad獨家設計,讓馬修的創作流程變得更流暢、直覺,無論是繪圖、編曲還是影片剪輯,都可以快速精準地進行調整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

 

華碩筆電帶來的穩定、永續與理念共鳴是馬修連恩創作路上的夥伴。

 

冰原上的樂章:馬修連恩實現40年鋼琴夢想

而在《Full Circle》的製作過程中,最讓馬修連恩難忘的時刻之一,便是在冰原上彈奏鋼琴、實現年少時的夢想。

「這是我19歲時的一個瘋狂念頭!」他笑著說道。馬修連恩自幼與父親生活在加拿大育空(Yukon)的克盧恩國家公園 (Kluane National Park),那裡有廣闊的冰原、壯麗的冰河與茂密的山林,還棲息著熊、狼等野生動物,既美麗又充滿生機,同時也是他心中難以忘懷之地。他說:「我一直夢想著,有朝一日能將鋼琴運到那片冰原上演奏。這想法在我心裡縈繞了近40年。」終於,育空地區慶祝成立125週年之際,他與當地原住民音樂家好友Diyet攜手實現了這個夢想。

儘管滿懷期待,他們也明白這項計畫困難重重。首次嘗試以直升機將鋼琴運送至冰原時,團隊在冰川上苦等多時,眼看天候不穩,正當眾人以為夢想將落空。最後關頭,鋼琴奇蹟般地平穩降落冰原。當第一個音符響起,琴聲隨著寒風飄盪於冰谷之間,海鷗盤旋飛舞,連冰川也發出低沉回響,彷彿在與樂音對話。「那一刻我心想,這些鳥兒或許從未聽過鋼琴聲,我的演奏,成了牠們生命中的第一次聆聽體驗!」他眼中閃爍著光芒,彷彿那片冰原與琴聲,依然在記憶中鮮明流轉。

 

為完成此次艱難挑戰,馬修團隊使用直升機將鋼琴運送至冰原上。

 

用音樂告別與重生:馬修連恩的真情告白

專輯中,〈Until I Come〉是馬修感觸最深的一首作品。這首曲子的靈感源自他15 歲時的一段痛苦記憶⸺那時他與愛犬一同到公園遊玩,卻不幸見證牠突然衝出馬路遭遇車禍離世。從那以後,每當他在家彈琴時,總會想起愛犬躺在鋼琴旁,感受琴音震動的溫暖時光。這份難以釋懷的思念,成了他創作這首歌雛形的原點。

多年後,馬修隨母親回到她的故鄉奧地利。兩人在古老的教堂裡共同吟唱,享受聲音在空間中迴盪的美妙氛圍。然而在專輯製作期間,母親因病辭世,這對他造成沉重的打擊。令人意外的是,他忽然意識到,當年為愛犬創作的旋律,竟與在教堂和母親合唱的曲調相互呼應,彷彿同一作品的兩段樂章。於是,他將這兩段旋律結合,完成了〈Until I Come〉。這首歌猶如解開內心枷鎖的鑰匙,成為他宣洩失親哀痛、寄託思念的重要出口。

從冰川、森林到教堂,從靈感萌芽到作品完成,馬修連恩的創作歷程宛如一場融合自然、人文與科技的音樂冒險。對他而言,創作不僅是藝術表達,更是一場與自我及世界對話的旅程。他以科技為橋樑,捕捉世界最純粹的聲響,同時秉持環保信念,選擇與具環境意識的華碩筆電同行。正是這份價值觀,使他的音樂不僅動人心弦,更蘊含深遠的永續力量。

 

馬修連恩與加拿大育空當地原住民音樂家好友Diyet攜手實現在冰原上演奏的夢想。

 

 

精選文章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