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tology[ˌkæpˈtɑlədʒi]

“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” 人與科技該保持距離還是死生相許呢?這兩難的課題,從莎士比亞至今還是沒能得到解答。

數位狂潮第30期 / 文:蘇明鴻

去年臉書在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(PNAS)上發表了一篇有關「情緒感染」的研究,掀起軒然大波,震驚全球。論文內容是臉書在2012年時隨機挑選了約70萬名用戶進行實驗,為期一週有計畫性地篩選這些用戶動態頁面上所出現的動態消息。結果發現,當出現較多朋友的正面消息,該用戶也會張貼較多正面資訊;而當出現的都是負面的動態,則用戶也會發表較多負面貼文,顯示用戶的確會被臉書上的動態消息影響情緒以及他的發文內容。

Captology 是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Fogg在 1996 年所創造,利用Computers As Persuasive Technology (電腦勸導科技)所形成的首字縮寫CAPT衍伸;字尾加上ology這個後綴字根,表示「一種知識、科學」,進而造出了Captology 「電腦勸導學」一字。意指利用電腦來改變或影響人類的態度或行為,如推廣健康的生活,改善行車安全。

科技工具的使用本來就會影響人的生活型態,像是現正流行的穿戴裝置如運動手環,隨時監控我們的心跳、血壓、體溫、步行速度,提醒我們該運動了、該休息了、該吃飯了、該睡覺了。對於這些發明,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導向對人產生正面的影響。一方面我們毫無保留地向科技世界揭露我們最私密的個人資訊,希望利用這些認知工具自我進化,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對於臉書的入侵實驗大發雷霆,覺得個人隱私遭受侵犯。我們希望搜尋引擎可以讓我們直接找到我們要的資料,卻又不喜歡瀏覽器使用我們歷史搜尋紀錄有智慧地篩選,舖天蓋地滿是迎合我們喜好的網路廣告。

我們想要掌控電腦,而不是被電腦掌控,利用它而不是被利用。美國科幻作家麥克.克萊頓1972年發表了小說《終端人》(The Terminal Man),描述原本溫和的電腦工程師在意外後出現暴力行為,後來透過手術在他腦部植入微電腦晶片,讀取並控制腦波,來矯正他異常的行為。作者在四十年前就預見了電腦與人腦的控制權爭奪戰,坐在電腦主機前的我們看似是個擁有自我意志,自主地操控電腦的主體,殊不知我們在網路世界中卻只是千萬個終端機之一;不是中心,僅是邊陲。

“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” 人與科技該保持距離還是死生相許呢?這兩難的課題,從莎士比亞至今還是沒能得到解答。